中文名:神舟十號飛船
所屬國家:中國
發射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
返回時間:2013年6月26日8時7分許
外文名:The Shenzhou ten spacecraf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
返回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境內阿木古郎草原
宇航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女)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成功發射,在軌飛行15天,并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神十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已經擁有了一個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中國人向著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代表著中國航天工程技術日臻成熟,發射已成常態;更意味著中國進入了應用性太空飛行時代。
2013年3月31日,神舟十號飛船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始進行測試準備工作。
2013年4月29日,承擔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改進型火箭搭乘專用列車從北京啟程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5月2日15時30分,長二F改進型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5月27日早,神舟十號飛船與長二F改進型火箭合并整流罩。
2013年6月3日早,神舟十號飛船與長二F改進型火箭組合體從垂直總裝廠房(即技術區)垂直移至火箭發射工位(即發射區),神舟十號任務正式啟動。
2013年6月11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航天員飛行乘組出征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航天員壯行。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13年6月11日17時48分,神舟十號與長征二號F改進型火箭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2013年6月11日16:42:45, 北京和酒泉兩個中心分別下達1小時準備口令。
17:03:1發射前1 發射塔架最高的一層回轉平臺打開,火箭頂端逃逸塔的尖部露了出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各測控站點分別報告準備情況,大洋上的遠望號測量船也向北京報告準備情況正常。
17:05:46 發射塔架的最下面一組回轉平臺緩緩打開,火箭助推器清晰可見。
17:12:57 北京飛控中心30分鐘準備的口令下達。
17:14:18發射塔架的回轉平臺全部打開,火箭箭體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航天”4個大字格外醒目。
17:24:02 15分鐘準備。
17:24:43 發射區人員撤離發射塔架。
17:25:44 聶海勝報告“航天員15分鐘準備完畢?!?/span>
17:28:18 北京飛控中心確定點火時設定為17時37分59秒。
17:35:31 5分鐘準備。
神舟十號發射
17:37:01 3分鐘準備。
17:38:00 1分鐘準備。
17:38:13神舟十號點火。
17:38:36 起飛。
17:40:50 拋逃逸塔。這是火箭起飛后的第一個分離動作。
17:41:05 助推器分離。
17:41:21 一二級成功分離。
17:42:44 整流罩分離,這意味著船箭組合體已經飛出大氣層,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護。
17:47:54 二級火箭主機關機。
17:48:35 船箭分離。
17:51:12 太陽帆板成功展開。
17:53:07 中繼天線成功展開。
17:56:27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向各參測單位通報:根據北京實時軌道監視判斷,神舟十號已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29.8公里的預定軌道,太陽帆板展開,飛船工況正常,航天員感覺良好。
17:58:17 張又俠宣布:“尊敬的習主席,同志們,根據北京飛控中心報告,神舟十號飛船已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現在我宣布,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br/>
2013年2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211廠測試人員與設計人員順利完成發射神舟十號的長二F火箭測試后,對多媒體記錄復查工作。
神舟十號飛船、長征二F遙十火箭等飛行產品自2013年3月底陸續進場后,與運載火箭吊裝對接構成一個完整的組合體。
“天宮一號”結構示意圖2013年3月,神舟十號飛船完成了出廠前的準備工作,順利通過系統級評審。同時,神舟十號發射場試驗隊、飛控試驗隊及回收試驗隊三支隊伍組建完畢,整裝待發,將在未來的幾個月里從不同方面全力保障任務的順利推進。神舟十號已完成了總裝、綜合測試、力熱測試、船器聯試、人船聯試、船箭聯試、船地聯試和人船地聯試。神舟十號已完成1:1全任務模飛測試,全體參試人員正以飽滿的熱情準備飛船最后出廠。
至2013年3月底,神舟十號飛船已完成總裝,正在進行出廠測試;長征二號F遙十運載火箭已完成測試,正在進行出廠前準備;航天員訓練正按計劃進行;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等系統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行正常、狀態良好。
2013年3月31日上午,搭載神舟十號飛船的大型運輸機從北京啟程,將神舟十號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也意味著神舟十號任務進入準備階段。根據安排,神舟十號將在2013年6月至8月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進行載人交會對接,這將是飛船在天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神舟十號將首次進行繞飛對接。
神舟十號和長征二F遙十火箭自2013年3月底陸續進場后,按照發射測試流程,已完成總裝、測試等技術區的主要工作。神舟十號飛船在完成推進劑加注后,與運載火箭吊裝對接構成完整組合體。承載著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緩緩駛出載人航天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沿著1500米的無縫鋼軌,以每分鐘不超過20米的速度,安全轉運至發射塔架。完成電測2013年5月6日,歷時20天的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場電測工作順利結束。從4月16日飛船整船加電到5月6日,神舟十號飛船在發射場加電測試共進行了120多個小時,試驗隊圓滿完成了各分系統的檢查、專項測試、天地大回路話音圖像檢查、各種模式模飛,進行了大量的數據判讀。
從2013年5月27日開始,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備戰的神舟十號飛船和長二F火箭發射試驗隊開始了火箭整流罩合罩工作,這標志著神舟十號發射任務進入到一個新的重要節點。27日上午,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火箭系統、飛船系統的共同組織下,兩個半罩被順利吊裝至飛船兩側的軌道上。隨后,兩個半罩在軌道上緩慢平移,穩穩對接,將神舟十號飛船完全包裹在其中。
2013年6月3日上午,神舟十號飛船、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組合體,已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標志神十任務正式開啟。
神舟十號飛船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013年6月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于6月11日17時3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10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
神舟十號飛船點火時間為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
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3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神舟十號飛船于北京時間6月26日9時41分許,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務主著陸場結束為期15天的太空之旅,從飛船返回艙健康出艙,由太空家園返回到地球家園。
2013年5月2日,用于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在發射場的各項測試準備工作。5月6日,長征二號F火箭已完成產品狀態恢復、箭體交接等工作,開始進行吊裝,各項工作按計劃進行。